通俗文学 - 科幻一家言
科幻一家言
开宗明义
一、「科幻」为science fiction(SF)的中译, 英文本身即有「科幻小说」 的涵义。除科幻小说外,科幻艺术还包括科幻电影与电视影集、科幻漫画、科幻卡通与动画 、科幻诗,以及新兴的科幻类电脑游戏。
二、科幻的定义众说纷云,莫衷一是,尺度差异 极大。其中最广义的一种,认 为只要故事中含有超现实因素,便可算作科幻作品。正统科幻迷所持的标准则较严格, 主张至少要包含一个科幻因素━━科学与幻想缺一不可。倘若没有任何科学根据,则只能归 为奇幻、魔幻或超现实作品;反之幻想若是付之阙如,那就只是一个科学写实故事。俄裔名 小说家纳布可夫有句耐人寻味的名言:「科学离不开幻想,艺术离不开真实」,或许正是科 幻艺术的最佳写照。
三、科幻中的科学并没有任何局限,天文、 物理、生物、化学、机械、电子… …都可以提供很好的题材。除了自然科学之外,社会科学同样能作为科幻的素材。 例如赫胥黎(Aldous Huxley)的《美丽新世界》与欧威尔(George Orwell)的《一九 八四》,便是两部很有名的社会科幻小说。
四、根据科幻的严格定义,不难导出如下定理:科幻基本构思 必须符合两个条件:(1)现在绝不可能;(2)未来一定要有可能。因为若是现在已有可能,则 见不到幻想的成分;而假如未来亦无可能,那就代表该构思已抵触了既有的科学。
五、一个「超现实」情节能否算是科幻因素 ,最终仍取决于作者如何处理与诠释。例如「复活」便是个标准的超现实情节,符合条件 一「现在绝不可能」,而当今科学非但未曾否定复活之可能性,甚至还将其列为重要的课 题,因此它也符合条件二「未来一定要有可能」。然而,假使作者对死而复生的过程仅仅 一笔带过,或是利用某些灵异理论来解释,那么这个故事当然不能算是科幻。唯有根据现 有的生物学、医学知识加以衍伸,创出一套自圆其说的理论基础,这样的复活才能够进入科幻的殿堂。
六、软科幻VS硬科幻:具有理工背景的科幻作家,通常比较注重科学根据,对科幻因素的描述与解释也较为详尽,令读者不禁信以为真,这便是所谓硬科幻一派,而其中最硬的则非「机关布景派」莫属(请注意「硬」在此并没有「生硬」的涵义)。反之,一位科幻作家若是没受过理工方面的训练,在描写科 技内容时便会避重就轻,而尽量以故事情节、寓意与人物性格取胜,他们的作品自然而然 属于「软科幻」。
七、真科幻VS伪科幻:在正统科幻迷眼中,科幻除了有软硬之 分,尚有真伪之别。真科幻不但科学与幻想两大因素并重,还具有深层的哲理与人文思想 ,藉科幻手法拓展人类的心灵空间与视野。伪科幻则以娱乐性为主,热闹有余而深度不足 ,欠缺发人深省的内涵。
《星际大战》(Star Wars)三部曲便是伪科幻的经典之作, 它只能算是传统西部片的太空版━━手枪换成死光枪,马车换成太空船━━虽然紧张 刺激、高潮迭起、声光效果绝佳,却只能刺激感官,而无法打动心灵。相较之下,「星舰」 系列(Star Trek)四代影集与八部电影则是真科幻的代表作。
八、科幻小说是一种标准的「类型文学」, 但与其他类型文学(侦探、武侠、 历史小说……)有一点很大的不同。科幻中的幻想成分本身即为一种预测,若干时日之后, 一旦预言成真(例如凡尔纳(Jules Verne)的潜水艇),或被那时的科学否定(例如威尔斯(H. G. Wells)的火星人), 那么该篇小说「科幻性」便会大打 折扣甚至不复存在,而仅剩下文学史上的价值,成为供科幻迷凭吊的「古典科幻」作品。 不过这并不代表其可读性就此消失,正如古典力学如今仍有存在价值一样。
九、一般说来,西方的科幻就像中国的武侠, 总是被正统的文学理论家视为成 人童话,其实这种看法多少有点偏见。科幻小说并非 都是发生在几万年之后、遥远冰冷的太空中,那些外星人大战机器人的故事。真正有内涵 、有深度的科幻小说,应该是结合科学、哲学、历史、宗教、神话与传说,以及各种人文 思想与社会科学的综合文体,简直可以无所不包、无所不容,而且时空舞台与角色变化更 是无穷无尽,让作者与读者都能无拘无束地尽情发挥自己的想像力━━这正是科幻小说最 大的魅力与魔力!
中文科幻三大流派
想要介绍中文科幻的流派,最好的方式是借用武侠小说的传统。在武侠小说中 ,少林与武当一向是武林的泰山北斗,唯一能与二者抗衡的只有天下第一大帮 ━━丐帮。大致而言,中文科幻也是如此三分天下的局面。
少林寺为天下武学正宗,本源却是西方的天竺,最早是由达摩祖师引进中土, 所以正好代表由科幻王国━━欧美所引进的译作。从民国初年直到今天,西方科幻的中译始终是中文科幻最主要的一支。只不过对华人读者而言,由于文化背景 的关系,西方科幻总是给人隔了一层的感觉。
武当其实算是少林的分支,创派祖师张三丰早年寄身少林,后来才根据中国道 家玄理自立门户。它刚好对应张真人的后人━━张系国所创立的「张派」科幻 。学贯中西的张系国早年醉心西方科幻,曾翻译过多篇作品,但在创作中文科幻时 则坚持两大原则:「中国风味」与「文以载道」(是否为道家之道则存而不论)。 此外武当功夫的特色是沉稳内敛、四两千金,出招如行云流水、清粥小菜,这也颇 为符合张系国的文字风格。
张系国所创办的科幻奖及科幻杂志《幻象》曾提携过不少后进,这些后起之秀 有些亦可归为张派的门人。张派科幻的另一坚持,则是杜绝恐怖、***与怪诞的情节。
至于丐帮的武功,则是纯粹的中土武学。丐帮极具草根性,帮众遍布天下,数 人头任何门派都比不过,却也因此不免良莠不齐━━这些特点自然非倪匡科幻莫属 。多年来,倪匡的作品深入民心,流传之广无人能及;他的文字则大开大阖、痛快淋漓 ,读来十分过瘾,颇有丐帮大碗酒、大块肉的豪放与降龙十八掌的威风。
就中国风味而言,张系国与 倪匡各擅胜长。张系国把中国古典文学(演义、笔 记、武侠)融入了中文科幻,倪匡则是在不知不觉中写出了最本土化的科幻故事。
文/叶李华
开宗明义
一、「科幻」为science fiction(SF)的中译, 英文本身即有「科幻小说」 的涵义。除科幻小说外,科幻艺术还包括科幻电影与电视影集、科幻漫画、科幻卡通与动画 、科幻诗,以及新兴的科幻类电脑游戏。
二、科幻的定义众说纷云,莫衷一是,尺度差异 极大。其中最广义的一种,认 为只要故事中含有超现实因素,便可算作科幻作品。正统科幻迷所持的标准则较严格, 主张至少要包含一个科幻因素━━科学与幻想缺一不可。倘若没有任何科学根据,则只能归 为奇幻、魔幻或超现实作品;反之幻想若是付之阙如,那就只是一个科学写实故事。俄裔名 小说家纳布可夫有句耐人寻味的名言:「科学离不开幻想,艺术离不开真实」,或许正是科 幻艺术的最佳写照。
三、科幻中的科学并没有任何局限,天文、 物理、生物、化学、机械、电子… …都可以提供很好的题材。除了自然科学之外,社会科学同样能作为科幻的素材。 例如赫胥黎(Aldous Huxley)的《美丽新世界》与欧威尔(George Orwell)的《一九 八四》,便是两部很有名的社会科幻小说。
四、根据科幻的严格定义,不难导出如下定理:科幻基本构思 必须符合两个条件:(1)现在绝不可能;(2)未来一定要有可能。因为若是现在已有可能,则 见不到幻想的成分;而假如未来亦无可能,那就代表该构思已抵触了既有的科学。
五、一个「超现实」情节能否算是科幻因素 ,最终仍取决于作者如何处理与诠释。例如「复活」便是个标准的超现实情节,符合条件 一「现在绝不可能」,而当今科学非但未曾否定复活之可能性,甚至还将其列为重要的课 题,因此它也符合条件二「未来一定要有可能」。然而,假使作者对死而复生的过程仅仅 一笔带过,或是利用某些灵异理论来解释,那么这个故事当然不能算是科幻。唯有根据现 有的生物学、医学知识加以衍伸,创出一套自圆其说的理论基础,这样的复活才能够进入科幻的殿堂。
六、软科幻VS硬科幻:具有理工背景的科幻作家,通常比较注重科学根据,对科幻因素的描述与解释也较为详尽,令读者不禁信以为真,这便是所谓硬科幻一派,而其中最硬的则非「机关布景派」莫属(请注意「硬」在此并没有「生硬」的涵义)。反之,一位科幻作家若是没受过理工方面的训练,在描写科 技内容时便会避重就轻,而尽量以故事情节、寓意与人物性格取胜,他们的作品自然而然 属于「软科幻」。
七、真科幻VS伪科幻:在正统科幻迷眼中,科幻除了有软硬之 分,尚有真伪之别。真科幻不但科学与幻想两大因素并重,还具有深层的哲理与人文思想 ,藉科幻手法拓展人类的心灵空间与视野。伪科幻则以娱乐性为主,热闹有余而深度不足 ,欠缺发人深省的内涵。
《星际大战》(Star Wars)三部曲便是伪科幻的经典之作, 它只能算是传统西部片的太空版━━手枪换成死光枪,马车换成太空船━━虽然紧张 刺激、高潮迭起、声光效果绝佳,却只能刺激感官,而无法打动心灵。相较之下,「星舰」 系列(Star Trek)四代影集与八部电影则是真科幻的代表作。
八、科幻小说是一种标准的「类型文学」, 但与其他类型文学(侦探、武侠、 历史小说……)有一点很大的不同。科幻中的幻想成分本身即为一种预测,若干时日之后, 一旦预言成真(例如凡尔纳(Jules Verne)的潜水艇),或被那时的科学否定(例如威尔斯(H. G. Wells)的火星人), 那么该篇小说「科幻性」便会大打 折扣甚至不复存在,而仅剩下文学史上的价值,成为供科幻迷凭吊的「古典科幻」作品。 不过这并不代表其可读性就此消失,正如古典力学如今仍有存在价值一样。
九、一般说来,西方的科幻就像中国的武侠, 总是被正统的文学理论家视为成 人童话,其实这种看法多少有点偏见。科幻小说并非 都是发生在几万年之后、遥远冰冷的太空中,那些外星人大战机器人的故事。真正有内涵 、有深度的科幻小说,应该是结合科学、哲学、历史、宗教、神话与传说,以及各种人文 思想与社会科学的综合文体,简直可以无所不包、无所不容,而且时空舞台与角色变化更 是无穷无尽,让作者与读者都能无拘无束地尽情发挥自己的想像力━━这正是科幻小说最 大的魅力与魔力!
中文科幻三大流派
想要介绍中文科幻的流派,最好的方式是借用武侠小说的传统。在武侠小说中 ,少林与武当一向是武林的泰山北斗,唯一能与二者抗衡的只有天下第一大帮 ━━丐帮。大致而言,中文科幻也是如此三分天下的局面。
少林寺为天下武学正宗,本源却是西方的天竺,最早是由达摩祖师引进中土, 所以正好代表由科幻王国━━欧美所引进的译作。从民国初年直到今天,西方科幻的中译始终是中文科幻最主要的一支。只不过对华人读者而言,由于文化背景 的关系,西方科幻总是给人隔了一层的感觉。
武当其实算是少林的分支,创派祖师张三丰早年寄身少林,后来才根据中国道 家玄理自立门户。它刚好对应张真人的后人━━张系国所创立的「张派」科幻 。学贯中西的张系国早年醉心西方科幻,曾翻译过多篇作品,但在创作中文科幻时 则坚持两大原则:「中国风味」与「文以载道」(是否为道家之道则存而不论)。 此外武当功夫的特色是沉稳内敛、四两千金,出招如行云流水、清粥小菜,这也颇 为符合张系国的文字风格。
张系国所创办的科幻奖及科幻杂志《幻象》曾提携过不少后进,这些后起之秀 有些亦可归为张派的门人。张派科幻的另一坚持,则是杜绝恐怖、***与怪诞的情节。
至于丐帮的武功,则是纯粹的中土武学。丐帮极具草根性,帮众遍布天下,数 人头任何门派都比不过,却也因此不免良莠不齐━━这些特点自然非倪匡科幻莫属 。多年来,倪匡的作品深入民心,流传之广无人能及;他的文字则大开大阖、痛快淋漓 ,读来十分过瘾,颇有丐帮大碗酒、大块肉的豪放与降龙十八掌的威风。
就中国风味而言,张系国与 倪匡各擅胜长。张系国把中国古典文学(演义、笔 记、武侠)融入了中文科幻,倪匡则是在不知不觉中写出了最本土化的科幻故事。
文/叶李华